跟貝聿銘建築遊世界

2020,02,09

被譽爲「現代主義建築大師」美籍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於 2019 年 5 月 16 日離世,終年 102 歲。他生前除了建造了廣爲人知的作品如巴黎羅浮宮金字塔、香港中銀大廈等,這個獲得普立茲建築獎的建築大師一生都投入在建築事業上,在世界各地都留下了許多現代主義建築,至今仍深深影響着人們。

他的作品不但擁有讓人震撼的美學設計,加入了現代元素之餘,也不忘回顧每個地方最深層的文化底蘊,因此每棟建築在細節上,總會展現出豐富的歷史內涵,讓人作出反思,就讓我們跟着他留下來的建築遊世界吧!

  1. 多哈:伊斯蘭美術館
 
 
 
 
 
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A post shared by Museum of Islamic Art (MIA) (@miaqatar) on

伊斯蘭美術館(The Museum of Islamic Art in Doha,MIA)是貝聿銘生前最後一件大型的建築作品,落成時他已年過 90 歲。貝聿銘因不熟悉伊斯蘭教,於是在建造前他爲了尋找靈感,走訪多個中東國家,參觀了許多清真寺,直至到他看到九世紀的埃及開羅伊本圖倫清真寺 (Mosque of Ahmad Ibn Tulun),便決定以此爲參考對象。

 
 
 
 
 
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A post shared by Museum of Islamic Art (MIA) (@miaqatar) on

沙石顏色、拱門式凹壁等,雖然光看外形非常現代化,但他也在裏頭融合了許多舊建築美學在其中,有機會一定要親身前往看看!

  1. 盧森堡:盧森堡現代美術館
 
 
 
 
 
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A post shared by Mudam Luxembourg | Museum (@mudamlux) on

到盧森堡現代美術館(Musée d’art moderne Grand-Duc Jean),除了可以完美體驗到貝聿銘的極致光影美學,還能體驗出他的高超建築技巧!因爲整個美術館就是建造在一個古堡之上,非常震撼。

 
 
 
 
 
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A post shared by Mudam Luxembourg | Museum (@mudamlux) on

  1. 美國: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
 
 
 
 
 
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A post shared by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(@ngadc) on

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(National Gallery of Art- East Building)是擴建的部分,在 1978 年完工,造型新穎獨特,平面是三角形,雖然外形獨特,但卻與周遭環境和諧一致。

 
 
 
 
 
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A post shared by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(@ngadc) on

建築物內部採光極佳,是 70 年代美國最成功的建築之一。

  1. 巴黎:羅浮宮
 
 
 
 
 
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A post shared by Musée du Louvre (@museelouvre) on

大家對這個玻璃三角形的羅浮宮 (Louvre-museum‎)相信並不陌生,是現在貝聿銘最廣爲人知的作品之一。當時興建時,這個建築曾引起不少爭議,問道爲何在法國要興建一個金字塔建築時,貝聿銘解釋,與法國的歷史有關,「巴黎是一座金字塔城市,就在拿破崙遠征尼羅河之後,他對埃及的建築深深着迷了。」下次去時,可以全新的角度去看這個美麗的建築物!

按此訂購門票

  1. 中國:蘇州博物館

(圖片來源:蘇州博物館官網)

蘇州博物館東部是歷史遺蹟、太平天國忠王府舊址,而西部新館則由貝聿銘設計。新建築融合了傳統的中式粉牆建築,但卻在屋頂採用了玻璃的開放式結構去採光;園區內頁融合了古代園林的特徵,與當地的環境融和之餘,也能突出現代設計,非常厲害!

(圖片來源:蘇州博物館官網)

  1. 台中:東海大學 路思義教堂

路思義教堂位於台中東海大學校園中心,是由台灣建築師陳其寬與貝聿銘合作設計的,在 2017 年評定爲台中市古蹟,遠看就像一個合掌祈禱的手,非常美麗呢!

  1. 日本:美秀美術館

(圖片來源:美秀美術館官網)

美秀美術館 (Miho Museum) 位於日本滋賀縣甲賀山間,於 1997 年開館時,曾被美國《時代週刊》選爲全球十大建築。貝聿銘爲美術館設計出一條櫻花步道,其靈感來源自中國古典文學作品《桃花源記》中的世外桃源。

  1. 香港:中銀大廈

想體驗大師的建築美學其實無需不必去遠方,因爲香港最具標誌性之一的中銀大廈,就是出自他的手筆。貝氏家族與中國銀行密不可分,因爲貝聿銘的父親就是中國銀行香港分行的創立者之一,雖然當時受地理環境與資金問題,加上當時中英雙方就香港主權問題開始展開談判,中銀儼然成爲現代化中國的重要指標,所以令他備受壓力。最後他以竹子「節節高升」爲靈感,創作出中銀大廈的外貌,象徵生機、茁壯和銳意進取的精神。

相關優惠 更多相關優惠